24小时热线:13371286196
欢迎光临中赢物流公司官网!

2022年物流展望

时间:2022-10-24 09:41:36 来源: 点击:100619

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着全球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等诸多挑战。国际物流市场环境在持续变化,需求侧、供给侧以及物流行业间还存在较大差异和矛盾。

物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物流行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实体经济质效、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着全球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等诸多挑战。国际物流市场环境在持续变化,需求侧、供给侧以及物流行业间还存在较大差异和矛盾。我国作为全球物流大国和更大进口国地位不会改变,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能力。我们将积极参与全球物流治理体系建设与规则制定和规则执行,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物流业要想走出困境与转变成新动能,必须明确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机遇。下面结合当前国内外物流市场环境及我国当前物流业发展现状等因素作出分析和展望。当前国际物流发展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能否在这一波全球物流变革中抢得先机呢?

  • 1、贸易增速放缓,经济增速放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持续存在

    全球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一是欧美经济增速放缓及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出口市场持续疲软。二是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下,对外贸易的增速也会出现下滑。三是欧洲、中东、北美和非洲地区对集装箱的需求都在下降,而对于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等运输设备需求将有所上升。四是美国新一轮对华贸易战不会随着全球贸易增速放缓而结束。五是欧盟贸易与投资事务专员安德烈娅·佩里(Andrea Perry)表示:2019年内欧盟整体经济将有所放缓。她认为欧洲经济前景不确定。她预计欧盟2020年将继续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至45%,并且对中国出口货物加征关税税率或提高至50%。此外,欧盟还将对对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或提高至25%。

    • 2、国际物流市场环境整体向好

      从全球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态势较好,全球贸易、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国际物流需求整体向上,201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物流市场持续回暖,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态势向好,发展势头良好。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增长韧性较强、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物价基本稳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正在实施中,如加快“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服务业开放等等。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益,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88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18年12月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02%,比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增长6.8%;进口增长8.4%。

      • 3、跨境电商高速增长带动我国物流业整体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交易额达9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2019年1-10月交易额达82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跨境电商领域迎来一场空前的市场狂欢,全年共产生1.2万亿元市场交易规模。今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商保持高速增长,不仅带动国内物流市场增长,也带动了跨境电商服务贸易规模持续增长。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对外开放与与世界深度融合、带动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重要力量。据海关统计调查显示,2018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完成交易或进出口的B2B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达9.9万亿元人民币。据商务部监测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开展实货交易或出口商品(如家电或家具等)已超过1.1万亿元。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或进出口商品占贸易总额近八成。2017年底至2018年10月跨境电商进口数量增长超3倍。

        • 4、交通运输市场高速发展为国际物流发展带来新机遇

          全球交通运输市场发展趋势仍是快速增长。据交通运输部预测,2019年全球航运市场运力规模将增长5%左右,货运量将增长7%左右;全球集装箱运力规模将增长10%左右。运输网络更趋完善。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球共有56个港口开通了直达航线。与2017年相比,全球集装箱港口中有34个增加了通往欧洲、中东、北美及亚太地区航线,18个增加了通往非洲港口,10个增加了通往欧洲和亚洲港口,12个增加了通往美洲港口、非洲港口和亚洲港口。在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中,中远海运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位。同时受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影响,运价持续下跌,市场份额进一步向集装箱运输企业集中。海运运价走势趋于稳定。2018年4月,中国集装箱运价指数继续大幅下跌,持续刷新了2008年以来历史低位水平。根据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中远海运集团下属6家航运企业完成全球运力总计373.5万 TEU,同比增长0.7%;实现营业收入2076.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064.4亿元。

          • 5、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提高我国物流整体运行效率以满足国际物流需求为目标的物流业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国际物流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流向供应链、物流服务以及管理和金融等方面延伸。以物流为例,主要表现为商品流通从单个商品的单个物流节点(如生产、分销与配送中心)向物流、供应链整体的数字化集成(物流信息处理、大数据分析),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物流需求。具体表现是物流信息系统(信息平台)及相关工具、设施技术升级、智能化技术应用、网络化技术发展、信息化技术创新等。物流业数字化改革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随着物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进程加快,中国物流业有望迈入智能化时代。随着智能化、无人化技术体系逐渐完善,智能化转型将成为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新方向。物流业是一个典型产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物流运作体系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物流管理软件。随着智能技术发展和无人技术广泛应用以及无人物流行业管理经验进一步积累和完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提高我国物流业整体运行效率方面大有可为。目前我国在智慧物流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程度上领先其他的能力(如智能配送车辆控制系统),目前我国物流信息系统都已基本实现智能化设计与系统开发。